中國合伙人難掩酒店業黃昏

時間:2015年11月02日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 【字體:

 
  雖則喜達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國際集團(簡稱喜達屋)自4月份便對外釋放考慮出售的事宜,但這條新聞直到半年后中國三家大型集團參與競購才造成轟動效應。
 
  10月28日,外媒率先曝出消息稱,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海航集團和中投集團正在尋求競爭購買喜達屋,目前三家企業都分別向中國政府提出了競標申請并尋求批準。據了解,喜達屋估值120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高達762億元。
 
  市場分析指,喜達屋旗下擁有喜來登、瑞吉、W、威斯汀、艾美等中高端酒店品牌,在全球酒店數量超過1200家。豐富的酒店品牌資源,以及其過去數十年積累的酒店管理能力,或正是中資看中的地方。
 
  不過,相關知情人士10月29日表示,喜達屋與另一家全球性酒店集團凱悅一周前便已進行合并磋商。更勁爆的是,雙方會談已經持續了數周,預計交易將會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進行,最終結果最快將會在未來一到兩周內宣布。
 
  目前,上述傳聞的各方均未給予置評,外界質疑的某一方為炒高股價故意放出消息一事也難以考究真偽?梢钥隙ǖ氖,近兩日喜達屋股價已累計上漲18%。
 
  中外資的競購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喜達屋4月份便宣布,正在考慮一些戰略上的選項,包括可能的出售,原因則是“擔心增長速度不如其它酒店運營商”。
 
  目前,喜達屋的擴張速度明顯落后于諸如萬豪、希爾頓等競爭對手。最新發布的業績也顯示,喜達屋在2015年第三季度凈收益同比下降了19%。
 
  市場消息稱,過去半年以來,先后有十余家公司表露可能收購喜達屋的跡象。值得一體的是,至少有三家中國大型公司也正在爭取中國政府對于競購喜達屋的批準。且若該收購交易最終成行,可能成為有史以來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最大規模的交易。
 
  最終,上述三家中國大型公司浮出水面,分別是錦江酒店集團、海航集團和中投集團。其中錦江酒店集團目前擁有1520家門店,客房總數23.10萬間,在中國僅次于如家酒店集團。同時,該公司此前收購歐洲第二大酒店集團盧浮酒店,并計劃以總價83億元收購鉑濤集團,后者擁有7天酒店等經濟型酒店品牌。
 
  除了錦江酒店集團,海航集團目前已發展稱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之一,業務遍及超市、交通運輸及房地產等領域;中投集團則據稱資產規模超過7400億美元,一直在加大全球投資,尤其是美國房地產。
 
  不過,市場消息卻指,目前三家中國企業尚未向喜達屋提交收購意向,相反美國凱悅酒店卻在一周前與喜達屋就收購事宜進行商談。甚至有消息稱,凱悅酒店和喜達屋的商談已持續數周。
 
  截至觀點地產新媒體發稿時,喜達屋仍處于待價而沽的狀態,最后收購者仍未最終確定。盡管如此,中資企業到凱悅的舉動,已經說明喜達屋這一酒店平臺對于其它想擴張的企業而言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喜達屋是好生意?
 
  根據美國酒店權威雜志《HOTELS》公布的2014年度全球酒店集團排名中,喜達屋共計擁有酒店總數1222家,酒店房間總數35.42萬間客房,位列全球第8名。
 
  僅從酒店客房的角度計算,若凱悅酒店收購喜達屋,酒店規模達50.94萬間;按照2014年度全球酒店集團排名,合并后的凱悅將位列第5名。而若錦江酒店集團收購喜達屋,酒店規模則超過70萬間,這將使錦江酒店集團與希爾頓、萬豪、洲際平起平坐。目前,全球客房數超過70萬間的酒店集團只有這三家。
 
  市場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喜達屋大部分客房分布在北美以外,其中中國有150多家酒店。不管是對于錦江酒店集團等三家中資企業還是凱悅,收購喜達屋都將推進其在全球的擴張。
 
  其進一步指,中國的酒店集團包括錦江酒店集團、首旅集團等,主要在標準化、規模效應強的經濟型酒店方面占有優勢。但是,目前高星級酒店資源仍主要掌握在國外品牌手中,一旦中資成功收購喜達屋,國內的酒店行業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
 
  與此同時,由于國外酒店業的管理大部分是輕資產運營,以委托管理為主,通過品牌輸出、全權委托管理方式發展。對于國內的酒店集團而言,吸收國際品牌成熟的管理模式、管理體系、運行的標準等方面的經驗,甚至酒店客源等資源,也將推動企業自身的發展。
 
  不過,前景看似那么美,實際上要鯨吞喜達屋這家全球排名第8的酒店集團仍有相當的難度。
 
  據相關數據估測,喜達屋目前的市值高達1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62億元;相比之下,凱悅酒店的市值在70億美元左右,折合約人民幣445億元;錦江國際集團旗下上市平臺錦江酒店擁有27家高星級酒店,2014年自身酒店資產評估173億元,市場估計今年達180億元,與喜達屋差距仍較大。
 
  萊坊中國區董事、綜合項目顧問及代理服務部主管孫俊安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盡管收購喜達屋的代價過大,但中資企業打算競購除了有全球化拓展的考慮外,背后或有金融機構在推動,因此資金應該不是主要問題。
 
  “酒店資產并不能在收購一兩年內完全體現價值,這將會是一個中長期的磨合過程。不管是中資還是外資,收購喜達屋成功與否還要看企業以何種心態及模式去管理喜達屋,究竟效果如何還要拭目以待。”
 
  難掩酒店業黃昏
 
  實際上,近幾年以來,中國乃至全球的酒店都不可避免地面臨經營壓力,此次喜達屋出售充其量不過是整體酒店市場疲弱的一個縮影。多家企業競購喜達屋的選擇,或許也是對已經入市場連鎖酒店激烈競爭的某種態度。
 
  其中在凱悅與喜達屋商談的消息傳出后,《紐約時報》便評論稱,之所以有這次收購商談,是因為兩家酒店集團近來表現都不如人意,目前它們的銷售情況均連續兩個月下跌。
 
  除此以外,不確定的經濟大環境也使得全球的商務出行消費放慢,外匯市場的搖擺不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旅游行業。
 
  有市場研究機構指,在經歷金融海嘯后,近幾年全球經濟復蘇,北美和歐洲的整體市場恢復較為理想。不過由于房價、同質化的發展模式、某些地區的政治因素等影響,亞太區整體業績下降了0.2%。
 
  具體到中國,2013年,中國11687家星級酒店凈利潤為虧損20.88億元,平均出租率不足55%,未能達到60%的盈虧平衡點。
 
  萊坊在9月底也在大中華酒店報告稱,2015年上半年,受反貪腐及反奢侈政策打擊,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澳門和臺北等六個主要城市中,四個城市的五星級酒店日均房價有下調的壓力,香港的酒店日均房價更是錄得7.2%的最大跌幅。
 
  孫俊安在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采訪時直言,目前整個酒店行業發展得并不算很好。
 
  孫俊安以中國為例稱,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酒店住宿需求呈現穩定增長趨勢。與此同時,酒店尤其是五星級酒店出現大量供應,且供應的增長速度遠大于住宿需求的增長速度。
 
  究其原因,他認為,這主要由于相關部門在出讓土地時,往往規定發展商拿地必須配建五星級酒店,不少發展商被迫無奈之下建造了大量的酒店物業。加上酒店相較于住宅開發而言更為復雜,發展商在這方面缺乏經驗,最終導致酒店同質化、泡沫化的出現。
 
  除了供量總量,酒店的供應種類也是一大問題。孫俊安表示,目前國內供應量最多的是五星級酒店,這些物業在二三線城市的入住價格僅五六百元,很難獲得豐厚利潤。“其實旅游人群很多,從經濟型到星級酒店都有對應需求,但酒店行業并沒有按照市場規律發展。”
 
  在酒店行業成為一片紅海的情況下,部分酒店開始被剝離并轉變成其它物業形態。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此前錦江酒店曾出售上海華亭賓館、銀河賓館、新苑賓館等資產,累計回籠資金近30億元。其中銀河賓館后來被改造成寫字樓物業。
 
  談及酒店業未來的前景,上述市場人士預計,未來行業仍將呈現逐漸下行的趨勢。其中一線城市相對平穩,二三線城市卻將承受較大壓力。“酒店業的陣痛期比較長,目前經濟放緩,短期內形勢仍不會有大的改變。”
 
(作者:佚名 編輯:admin)
文章熱詞:
延伸閱讀:
分享到:
午夜dj在线视频_18进国产污在线_阳光宅男在线影院观看_天堂www天堂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