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奢華酒店
“奢華”這個詞早已經不“奢華”了,它原本的貴族氣被濃郁的煤炭味道遮蓋,它關聯的不再是榮耀,而是虛榮,它暗示的也不是一流的品位,而是不入流的追風。
也許因為奢華與財富緊密相關,而“仇富”已然成為一種大眾心態。
“仇富”這個詞其實不準確的,人們仇的不是富,而是富人富起來的不光明方式,和讓人貧富有別的不公平環境。
財富本身何罪之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多么可愛的君子!
也有人譴責奢華就是浪費,那錢可以資助多少貧困的人,這兩者并不沖突,我們感謝身為鴻商巨賈的慈善家,但無權要求他們辛勤工作的同時必須安貧樂道。我們也無權質問有的中產者為什么偶爾“一擲千金”換來一個與被朝九晚五折騰得生氣全無的自己。
如果財富來路清白,用它換取的享受就無可厚非,“奢華”也就僅僅只是一種善待自己的生活方式。
奢華酒店于旅途而言并非必須,但如果它能讓自己的旅程錦上添花,力之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何不讓這花添上呢?
每個人都有權利定義自己的“奢華”。迄今,我住過的最奢華的酒店是在撒哈拉的腹地,無水無電,卻能看到滿天星斗,感受到內心深處久違的潔凈與安寧的帳篷。這不妨礙我理解并喜歡那些以古董擺件、昂貴水晶燈、寬敞私人庭院定義“奢華”的人們。
為“奢華”正名,愛奢華可以愛得坦蕩蕩。
(作者:佚名 編輯:admin)
文章熱詞:
上一篇:本土酒店走出國門 連鎖酒店三四線淘金
下一篇:酒店業出現服務“智能化”趨勢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